新聞詳情
盡管武漢元旦的慶祝鐘聲,向世界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但2021年,我們仍將面對不確定性的猛烈撞擊。
最直接和臨近的不確定性自然與疫情有關。盡管疫情大規模擴散的可能性不大,但每一次意外的散發,都會造成經濟和社會秩序的不確定性。疫苗帶來了希望,但在全民都打上疫苗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疫苗只是在延緩疫情的傳播速度,我們依然需要依靠一點幸運和全面謹慎的防控,才能渡過難關。
未來的中國還將持續面對不可逆的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目前這種人口問題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已經出現。盡管部分尚有積蓄的父母很大程度上讓失業問題維持在隱性狀態,但蛋殼跑路就已經引發了沖擊。未來,當70后整體退休,各種社會經濟問題都會直顯出來。
在更遠的未來,我們甚至無法確定地知道,工業秩序是否還能維持現在的那些普遍認知。平臺消滅小商戶的趨勢早已出現,但真正的原因不在于平臺壟斷,而是電商平臺消除了信息不對稱。傳統的市場邏輯本就建立在信息不對稱基礎上,一切都透明化之后,產業就不得不走向資源集中和越來越低的邊際利潤。直播的興起直接敲響了工業品的暮鐘,直播和以拼多多為代表的補貼經濟,唯一的利器就是“全網最平”。所以,盡管新經濟確實帶來了不同以往的便利和效率,但我們仍然無法確信,它是否也同時在讓分散的小商業小工業業態走在不得不赴死之路。事實上,連電商自己也在透明的利劍之下,不得不互相撕殺。價格戰是電商們的核軍備競賽。逃難的船離港前,總會有人為了一張船票,喊出更高的價格。
工業文明造就的人類富裕之路,本就建立在效率這雙停不下來的紅舞鞋之上。我們的日子過得比前人好了,本質上是因為我們可以用少得多的平均勞動時間,就能讓自己衣食無憂。埋頭苦作僅能勉強裹腹的時代過去了,但問題是,它停不下來。未來,如果極少數人就能養活全人類,剩下的人還可以憑什么生存?
人類要繼續活下去,就不得不對未來抱有希望。但肯定無法是虛妄的希望。
要面對這一系列不確定性的沖擊,甚至并不樂觀的人類趨勢,我們只能回到,什么樣的東西才能持續創造人類價值的問題上。
與創意和審美有關的東西還會有持續的價值,因為工業品創造的是一個確定性的世界,而不確定性才是始終稀缺的。馬斯克開辟了一個又一個工業品的新賽道,但它們依然是工業品,首發并不等于始終都能保持第一,相反,產業規律告訴我們,其他人總會慢慢趕上來。標準化不僅帶來了效率和產量,工業品同時也擺脫了生產者個性,標品、普品這些詞都無不說明,工業品帶來了信任關系的變遷,但同時也讓自己成為可替代的,就如同機械能代替人力,機器代替人手一樣。
與創造良好社會關系和人類理解的那部分工作或活動還會有持續的價值。無論在何時,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社交、協商、合作、理解、同情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彼此信任、互助、關切,始終都具有價值。
所以,盡管作為非工業品生產者的服務企業,我們沒辦法搶直播的紅利,但服務這一最基本定位卻很可能可以讓我們堅守到最后。從最卑微的角度當然可以說,我們無非是賣苦力的,人均產出的天花板也低得可憐,但服務既要求全過程質量,作業者也始終貫穿其中,甚至還創造了最不可替代的體驗。
過去,專業是人的立身之本,專業就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價值。作為服務從業者,與客戶建立的良好關系,同樣是個人的立身之本,甚至未來它的影響還會超越專業,因為知識和技巧能被更多人掌握,專業的東西會慢慢變得不再那么稀缺,但信任關系卻能恒久彌堅。
所以,盡管2021年,乃至更遠的未來,我們仍將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但要扛住這種不確定性的撞擊,我們只能回到服務的本分,不,人類的社會需要上來。2021年,如果說公司還需要什么目標,那最高的目標便是,幫助員工和更多客戶交上朋友。這不僅是公司未來的利益所在,也是員工個人未來在不確定性的社會中健康生存的關鍵。無法被他人輕易奪走的東西,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為了自己的未來,每個人都需要努力創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